ARP 與 InARP:地址轉換協議與逆向地址轉換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nd Inverse ARP)_ARP原理
發表時間:2023-07-14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地址轉換協議(ARP)是用來實現 IP 地址與本地網絡認知的物理地址(以太網 MAC 地址)之間的映射。 例如, 在第四版 IP 中, IP 地址長為 32 位。 然而在以太局域網絡中, 設備地...
地址轉換協議(ARP)是用來實現 IP 地址與本地網絡認知的物理地址(以太網 MAC 地址)之間的映射。 例如, 在第四版 IP 中, IP 地址長為 32 位。 然而在以太局域網絡中, 設備地址長為 48 位。 有一張表格, 通常稱為 ARP 緩沖(ARP cache), 來維持每個 MAC 地址與其相應的 IP 地址之間的對應關系。 ARP 提供一種形成該對應關系的規則以及提供雙向地址轉換。
由于每一類局域網協議細節不同, 那么就需要為以太網、幀中繼、ATM、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HIPPI 以及其它協議等提供獨立的 ARP 規范說明。 InARP 是 ARP 的補充協議以支持幀中繼環境下的 ARP。
此外還為不知道自己 IP 地址的主機提供了一種反向地址轉換協議(RARP), 從而可以從網關的 ARP cache 上請求它們的 IP 地址。 有關 RARP 的具體細節可參見個別文件。
協議結構
16 |
32 bit |
Hardware Type |
Protocol Type |
HLen |
Plen |
Operation |
Sender Hardware Address |
Sender Protocol Address |
Target Hardware Address |
Target Protocol Address |
- Hardware Type ― 指定一種硬件接口類型, 為發送方請求響應所用。
- Protocol Type ― 指由發送方提供的高級協議地址類型。
- Hlen ― 硬件地址大小。
- Plen ― 協議地址大小。
- Operation ― 各個值如下表所示:
1 |
ARP Request |
2 |
ARP Response |
3 |
RARP Request |
4 |
RARP Response |
5 |
Dynamic RARP Request |
6 |
Dynamic RARP Reply |
7 |
Dynamic RARP Error |
8 |
InARP Request |
9 |
InARP Reply |
- Sender Hardware Address ― HLen 二進制大小
- Sender Protocol Address ― PLen 二進制大小
- Target Hardware Address ― HLen二進制大小
- Target Protocol Address ― PLen 二進制大小
相關協議:ARP、RARP、InARP
上面是電腦上網安全的一些基礎常識,學習了安全知識,幾乎可以讓你免費電腦中毒的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