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招讓你完全征服Linux
發表時間:2023-05-30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1:HOST的樂趣: Host能夠用來查詢域名, 然而它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host -t mx linux.com可以查詢出Linux.com的MX記錄, 以及處理Mail的Host的名字。 ...
1:HOST的樂趣: Host能夠用來查詢域名, 然而它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host -t mx linux.com可以查詢出Linux.com的MX記錄, 以及處理Mail的Host的名字。 Host -l linux.com會返回所有注冊在linux.com下的域名。 host -a linux.com則會顯示這個主機的所有域名信息。
2:找到命令需要的文件, 也許你希望搞清楚一個命令它到底使用到了什么其他相關文件和命令?試試ldd就可以了。 如ldd traceroute, 返回結果會是libc.so.6,lid-linux.so.2
3:定時!定時!你希望定時處理嗎?你肯定希望能夠讓你輕松一些!crontab可以聽候您的指示。 命令行中輸入:crontab -e這進入文本編輯器, 再在其中輸入0 5 * * * wget -t3 -I/home/tom/URLs -N。 這樣每天早上5點就會運行這個wget命令。 前五個是時間參數:分 時 日 月 星期幾。 你可以 0 5 * * 6,0 command line here, 這樣就在每個星期六和星期天5am運行。 你需要man 5 crontab來得到更為詳細的解釋。 隨便說一下, wget是一個取web頁面的小程序。 console頂部顯示現在時間:在/etc/bashrc或~/.bashrc中加入環境變量PROMPT_COMMAND。 export PROMPT_COMMAND='echo -ne "33733[2;999r33[1;1H33[00;44m33[K"`date`"33[00m338"'
4:使用多達23個的虛擬終端(VT), 假設你現在有6個, 仿照/etc/inittab種的文件, 加入
8:234: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8
24:234: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24
要跳過VT7, 因為X使用這個終端。 然后telinit q以重新加載配置文件。 使用左Alt+Fn在1-6和8-12件切換, 使用右Alt+Fn鍵在13-24之間切換。
5:Console切換:左Alt-方向鍵, 循環切換console。 效果和Alt+Fn一樣。
6:簡單的進行Dos轉Unix:如果你的文本文件中每行結尾都有討厭的Ctrl-M的話, 使用這句命令能夠快速的解決問題 sed 's/^M//' filename > newfilename
7:快速建立MP3播放列表:find /mnt/cdrom -name *.mp3 -print >> cd1.play.list.這樣就會把CDRom中的所有MP3文件建立一個名為cd1.play.list的文件。 然后使用xmms 或 x11amp就能進行播放了。
8:/proc中的重要信息
cat /proc/cpuinfo - CPU (i.e. vendor, Mhz, flags like mmx)
cat /proc/interrupts - 中斷
cat /proc/ioports - 設備IO端口
cat /proc/meminfo - 內存信息(i.e. mem used, free, swap size)
cat /proc/partitions - 所有設備的所有分區
cat /proc/pci - PCI設備的信息
cat /proc/swaps - 所有Swap分區的信息
cat /proc/version - Linux的版本號
9:真正的Console界面:說實話無論是KDE和GNome我都沒什么喜歡的, 畢竟受Windows熏陶了這么長時間了。 但是在Console下其實才是真正的Cool界面。 使用SVGATextMode可以讓你的命令行界面達到132x60(標準是80x25)。 我的486(Trident9440)上使用的是132x43, 那密密麻麻的字符真象Hollywood的幾年前的電影(現在連電影里都是Windows了)給人感覺神秘兮兮的。 配置文件在/etc/TextConfig中, 不過如果你的XWindow都無法正常顯示的話, 那估計這也用不了了(畢竟是好幾年前的東西了)。
10:讓你的硬盤飛起來: Linux下也可以使用32Bit I/O和DMA。 使用/sbin/hdparm -c1 /dev/hda(hdb,hdc..)打開32Bit傳輸模式, 使用命令 /sbin/hdparm -d1 /dev/hda(hdb,hdc...) 打開DMA。 最后使用/sbin/hdparm -k1 /dev/hda 以使硬盤在Reset之后保持上面的設定, 這么一來, 硬盤讀寫速度應該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11:微調你的Ext2: Linux下的命令tune2fs可以設定最大Mount次數(因為Linux即時在mounted clean狀況下, 達到一定的mount次數后, 會強制e2fsck對于我這樣的每天開關機的來說很不方便), tune2fs命令的其他用途請參見man。
12:禁止在Netscape中顯示閃爍(Blink)Tag: ~/.Xdefaults中修改 Netscape*blinkingEnabled: False 之后運行 xrdb -Load ~/.Xdefaults
13:隨時改變XTerm的字體大小:shift加+/-
14:Ext2的文件屬性: lsattr列出屬性, chattr可以改變屬性。 如 chattr +A filename 則系統不會修改其last access time屬性;chattr +i 則可以避免被rm掉。
15:SIS6326顯卡的配置:在Device中加入:DacSpeed 110 Option "no_bitblt" Option "sw_cursor"
16:使用strings可以把字符串從Binary文件中分離出來
17:你大概已經習慣了使用Top來觀察系統使用情況, 那就使一使使用Vmstat 1來看看cpu的空閑程度(顯示結果的最后一項)。
18:使用Watch命令, 反復執行特定命令, 如"watch ls -l /tmp/blah", 將一直觀察文件的大小改變。
19:使用pppstats得到ppp連接的數據。
20:顯示遠程機器的NFS: showmount -e hostname
21:使用autofs免去你每次mount和umount之苦,再RedHat6.0中帶了autofs的rpm,只要安裝好之后便可以享受自動加載文件系統的方便。 在/misc目錄下, 創建一個cd目錄, 如果使用其自帶的auto.misc和auto.master的話, 馬上就可以實現自動加載功能了。
22:在Bash Shell中, 可以用!重復上幾次輸入過的命令, 這樣就可以省去往上滾動的麻煩了。 使用ctl+R可以互動的檢索以前使用過的命令行。
23:使用cd -在上兩個cd /directory/操作中切換。 如先是cd /home/foo接著是 cd /home/maison則接著打cd - 會進入 /home/foo再打cd - 會進入 /home/maison。
24:Bash中的快捷鍵:ESCAPE-B 會向前條一個單詞, Ctrl-K會刪除從光標到行末所有字符。
25:在PS命令中使用grep, 例:ps auxw grep gpm 會列出所有含有gpm字符的進程。
26:在同一個命令行上同時執行多條命令:用分號分隔。 如編譯一個源文件:type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 之后你就可以去散步了(不要在電腦前花費了太多時間了, 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
27:把運行結果輸出到一個文件中, 如 ls -l > foo.file。
28:使用Top命令監視系統狀況, 內存使用情況, 開機時間, 進程狀況, 每個用戶的使用情況等等。 使用S命令可以改變其刷新的時間:如.5將會使其每半秒鐘更新一次。
29:同時Unzip多個文件,unzip *不正確, 而是unzip "*"。
30:建立符號連結, 這大概是最有用的功能了, ln -s real-file symbolic-file, 無論是設備, 文檔還是腳本程序。
31:改變顯示的單位,如du -hm 將以M為單位輸出結果, 同樣的du -hk則以K為單位輸出。
32:自動Logoff,在~/.bashrc中加入這么一句話:TMOUT=300則會在5分鐘之后logoff,不過如果less這類程序運行則不會啟動。
33:在使用less 或 more時, 直接啟動編輯器:在less中打入v鍵, 會立即啟動vi或其他你在環境變量中指明的編輯器, 但是more只能使用vi。
上面是電腦上網安全的一些基礎常識,學習了安全知識,幾乎可以讓你免費電腦中毒的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