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咖啡館——Eclipse(2)
發(fā)表時間:2023-08-09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1.Eclipse的歷史 Eclipse的前身是IBM的Visual Age for Java(簡稱VA4J)。把這個項目免費贈送給Eclipse社團(www.eclipse.org)前,IBM已...
1.Eclipse的歷史
Eclipse的前身是IBM的Visual Age for Java(簡稱VA4J)。把這個項目免費贈送給Eclipse社團(www.eclipse.org)前,IBM已經(jīng)投入超過四千萬美元進行研發(fā)。Eclipse社團的創(chuàng)始人還包括Borland、Merant、QNX Software Systems、Rational Software、Red Hat、SuSE、TogetherSoft和Webgain,后來加入的還有Oracle等公司,實力相當雄厚。如今,IBM通過附屬的研發(fā)機構Objec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簡稱OTI),繼續(xù)領導著Eclipse的開發(fā)。
黃糖故事
OTI的傳說
OTI是杰出的面向對象開發(fā)工具的研究組織。早在1988年,他們對Smalltalk已經(jīng)有了深入研究。在《Java咖啡館(1)??嘆咖啡》的黃糖故事中我們已經(jīng)介紹過,Smalltalk是第一個完全面向對象的動態(tài)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1996年加入IBM后,他們推動了IBM著名的Visual Age系列開發(fā)工具的生產(chǎn)。實際上,IBM當時的VA4J是用Smalltalk編寫的,并且為Java融入了許多Smalltalk的先進理念,比如沒有“文件”的概念,版本控制被提高到方法學的層次。
Eclipse可以看做VA4J的Java語言實現(xiàn),但并沒有受到Smalltalk太多的影響和制約。為了更加實用,Eclipse去掉了一些純OO(面向對象)的元素,在理想主義與實用性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雖然這使得一些純OO的追隨者傷心欲絕,但結合實際應用、聆聽用戶的聲音,或許這正是Java如此成功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