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家馬云,談世界互聯網大會
發表時間:2024-06-13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馬云,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從理念和思想上成“全球擔當”,為世界的未來和技術創新去著想。中國對世界互聯網發展和技術上有擔當記者:今年大會的主題提到“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從理念和思想上成“全球擔當”,為世界的未來和技術創新去著想。
中國對世界互聯網發展和技術上有擔當
記者:今年大會的主題提到“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高咨委聯合主席,你覺得如何構建?
馬云:世界互聯網大會高咨委成立一年來,我非常認真參與。在我看來,網絡命運共同體是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處理我們面對的挑戰,無論是網絡的發展還是安全等問題。
我們要聯合起來面對挑戰,也要聯合起來迎接網絡帶來的機遇。
記者:在促進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上,你覺得中國還需做什么努力?
馬云:現在我看到,中國在全球的“擔當”正在崛起。習近平主席提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實際上是中國對于世界互聯網發展和技術上有擔當。我們國家從理念和思想上有全球的擔當,為世界的未來和為人類創新技術去著想。習近平主席一開始就講,互聯網是人類的巨大創新所在。我非常高興的是,我們終于可以站在為人類、為全世界考慮問題的平臺上。
未來30年將是創業者最好的機會
記者:對于大會主題中提出的“創新驅動造福人類”,你怎么理解?
馬云:我覺得創新驅動是21世紀的關鍵詞。沒有創新,寸步難行。互聯網公司要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理念和思想進行創新。如果上個世紀是標準化和規模化,這個世紀就是個性化和定制化,包括體驗和服務,這會逼迫你去創新。這個世紀的關鍵詞就是創新,離開創新,沒有一個公司會成功。
記者:你覺得未來創新創業者的方向是什么?
馬云:未來三十年將是創業者最好的機會。回顧近兩百年三次技術革命,每次技術革命的周期都大約是50年。前面二十年是技術的創業,后面三十年是技術應用創業的三十年。未來的創業一定充滿技術和數據支持: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希望創業者充分運用好技術和數據,創造對社會有價值的產品,而不是為了概念而創業,更不是為了融資而創業。
記者:你怎么看技術和平臺的關系?
馬云:我認為平臺和技術并不矛盾,平臺不是一個理念和空想,而是需要強大的技術作支撐。就像阿里巴巴這個平臺,背后是強大的技術。所以我也不覺得是回歸技術或回歸平臺,而是回歸價值。做任何事情都要為社會和世界創造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靠蠻干的,需要努力、巧干和技術支撐。所以我并不覺得技術和平臺是矛盾的。
互聯網治理和發展并不矛盾
記者:你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汽車發明以后,英國通過了一個紅旗法案,規定一輛汽車要由三個人開,一個人在車前舉著紅旗步行,汽車不能跑到紅旗前面。這樣的紅旗法案今天在全世界各國依然存在。你怎么看?
馬云:我覺得創新永遠走在監管之前,所以當年英國出現紅旗法案,這是正常的。這讓人深思政府的監管和治理。但未來十年內再出現這樣的“紅旗法案”,就會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代人的進步。
如今互聯網已經是四十碼的腳,很多傳統產業還是三十碼的腳。如果兩者都是三十碼也算公平,但不能讓互聯網企業去穿二十五碼的鞋。
我覺得烏鎮峰會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技術和公司發展了,社會進步了,各國需要提升監管和政策制定的方法。未來十年我們不能對“紅旗法案”變得習以為常。
記者:你覺得怎么平衡發展和治理的關系?
馬云:治理的目標是為了更健康和可持久的發展,這兩者不應該是矛盾的。
語錄
1未來三十年將是創業者最好的機會。希望創業者創造對社會有價值的產品,而不是為了概念而創業,更不是為了融資而創業。
2如今互聯網已經是四十碼的腳,很多傳統產業還是三十碼的腳。如果兩者都是三十碼也算公平,但不能讓互聯網企業去穿二十五碼的鞋。
3未來三年到五年,我希望烏鎮峰會增加豐富度廣度、深度和參與度,增大民間和技術界的力量。
學習教程快速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電腦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