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機械硬盤20年不死 牛逼
發表時間:2023-07-29 來源:明輝站整理相關軟件相關文章人氣:
[摘要]1956年,IBM展示了全球第一款機械硬盤(HDD)。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機械硬盤成了各種計算機的絕對主流存儲技術。現如今,固態硬盤(SSD)風生水起,性能完秒老前輩,容量和可靠性也越來越完善。那么...
1956年,IBM展示了全球第一款機械硬盤(HDD)。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機械硬盤成了各種計算機的絕對主流存儲技術。現如今,固態硬盤(SSD)風生水起,性能完秒老前輩,容量和可靠性也越來越完善。
那么,機械硬盤的末日到了嗎?
曾經的老大、如今的雙雄之一希捷顯然不這么認為,其首席財務官David Morton就擲地有聲地表示:“我相信,機械硬盤還能發展至少15年,或者20年。”
如果真能堅持到2035年,那么機械硬盤的歷史壽命將超過80年,對于一種技術而言完全可以算作是壽終正寢、功德圓滿。
當然了,無論是在消費端還是服務器,機械硬盤都需要大力創新技術,才能推動自身發展,包括繼續深挖垂直記錄(PMR)、疊瓦式磁記錄(SMR)、充氦,推進熱輔助磁記錄(HAMR)、二維磁記錄(TDMR),其中后者有望在兩三年內商用,而前者雖然提了很久但依然比較遙遠。
此外,業界還在嘗試晶格介質磁記錄(BPMR)、熱點磁記錄(HDMR)、微波輔助磁記錄(MAMR)等新的存儲技術,雖然看似遙遠,但正是未來的技術儲備。
2015年第三季度,整個機械硬盤市場規模達1.18億部,仍然很龐大,但下滑趨勢明顯,前幾年基本穩定在1.3億部左右,2011年第三季度曾高達1.77億部。


硬盤存儲技術路線圖

機械硬盤市場規模歷史變化

機械存儲的大招多著呢……

充氦技術

疊瓦式磁記錄(SMR)

二維磁記錄(TDMR)

熱輔助磁記錄(HAMR)

熱點磁記錄(HDMR)
物理裝置按系統結構的要求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為計算機軟件運行提供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