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姐妹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18-10-29 點擊:294次
每年春節,家中最高興的當屬奶奶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分散在全中國大江南北的兒孫們,才會像飛累了的風箏,在思念這根線的牽扯下,紛紛在年三十前回來行“繞膝之禮”了。
奶奶一生共育兒女5個,5個兒女又前前后后拉扯大我們堂兄堂姐、表哥表弟們這一代共11人!那時候,在我們家鄉,每到新年家家戶戶神位上貼的都是“金玉滿堂”四個大字,我就想,我們家其實應該寫上“兒孫滿堂”才是,因為大人們的期望是我們這一代勝似金玉,正因為有了我們這一代,“熊氏”家族的生活才有了更多精彩、更多滋味!
在眾多兄弟姐妹中,堂兄敏劍排行第一。他是大伯的長子奶奶的長孫,也是我們家族的驕傲——堂堂醫學院的碩士生。其實我們驕傲的不只因為他是我們家族乃至我們村學歷最高的人,還有他對學業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與堂兄有三年的“共學”經歷。初中時,他讀初三我讀初一。后來堂兄因為英語成績不太好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而復讀了一年,并于第二年考進市重點高中二中攻讀理科。在堂兄讀高二的時候我也進了同一所學校讀高一,于是又有了兩年的“共學”經歷,只是我讀了自己偏愛的文科。與堂兄共學的三年中,有幾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堂兄一直英語成績就不太理想,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管怎么用功都沒有起色”,然而數理化卻是天生的強項。而我英語等科目就算絲毫不復習不努力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可恨的是數理化真是不敢恭維,于是就記得那次從大姑家回學校路上和堂兄的談話,他一個勁問我說該怎么學英語而我反問他怎么學數理化。最后的結果是我們認為是男生英語天生就是“攔路虎”,而女孩子邏輯能力本該就不強。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時大姑父已在市供電局上班并剛搬進新房子,于是,每到節假日姑姑就會叫我們一起過去過節。那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堂兄相約一起到姑姑家去。那時我已經長成大姑娘了,165CM的個子在高中女生中很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堂兄也就時那時突然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我清楚地記得他那天用手拍了拍我的頭,說“長大了,比我都高了”。那一刻的我好像突然回到很小很小的時候,可以擁有哥哥姐姐們疼愛的年齡。那天的天很高,陽光很明媚,而我心里是那么驕傲地想:有個哥哥真好啊!
大姐晶晶。從小到大,姐姐一直是我不肯承認的崇拜的對象,因為爸媽那時極力將她樹立為我們后面三個的楷模。那時我真的是對大姐佩服得五體投地卻又深感壓力。因為她無論做什么,都是名列前茅、出類拔萃的。從小學到初中,她一直是老師眼中的驕子。初中填報志愿時,爸媽因為考慮到后面還有三個小孩,姐要是繼續升高中讀大學的話,依我們家那時的經濟條件,后面幾個就得有人面臨失學。姐于是做了犧牲,填報了中師。記得那時姐的英語老師還跑到我們家好幾次,指責我爸媽浪費了一個重點大學準大學生。然而即使是這樣,姐依然是出色的。中考結束后,姐以614的高分考取中師并每年獲得學校的優秀學生獎學金,而且,在第三年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師提前畢業。那年,爸幫姐把在學校的東西都拿回了家,于是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翻看姐的東西。尤其是那本《畢業留言冊》,上面有很多老師的題字和同學的留言,我看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優秀”、“女強人”。而讓我震撼的是,留言冊扉頁上印有所有那一屆畢業的學生參加全國性競賽的記錄,在那上面我找到這樣一行字:熊晶晶,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從農村剛到城市讀高一的中學生,“全國”這樣的字眼想都沒有想過。就是從那時起,姐在我心中的威信開始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升。如今的姐姐,在競爭激烈的深圳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開辦起廠子來了。家鄉的每一個人在說到我們家時都會夸她說真有出息、真是個女強人吶。每當這個時候,我不知為何總想起姐初中畢業那時的班級合影,照片上的姐瘦瘦的,臉色有點蒼白,盡顯秀氣。現在,每當過年我們這一代兄弟姐妹們齊聚一堂的時候,常常是姐缺席。在遠離親人的深圳,不知姐除了事業,生活上過得好不好?
我們這一代中我排行老三,在我家排行第二。家鄉有句俗語說“憨老大,乖老二,刁老三”,按在家里的排名,這句話似乎有那么點道理了。從小到大,在親人朋友的眼中,我就扮演著那乖乖女的角色,平凡平靜得波瀾不驚。小時候和姐姐一起到河邊洗衣服,姐姐就老“欺負”我,洗完后把滿桶濕濕的衣服一放,她自己悠哉游哉地回家去了,留下我乖乖地費力地把衣服拖回家。老大的“欺負”也就罷了,連弟弟們都敢戲弄我。和弟弟們打架,他們老是揪著我的頭發不放,而我總是在千方百計逃出“魔爪”后還會“狠狠”地說:不是因為你是我弟弟,不是因為你小,我肯定揍死你!然后繼續日復一日地忍受弟弟們的“強權政治”并堅決奉行毛主席老人家說過的對同志要春天般溫暖的政策。
在我們家族中,有三只“小兔子”曾經并一直是我們最大的期望:堂弟少龍、表弟繼軍和弟弟少武。他們三個都是87年出生,時隔盡12年后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堂弟少龍是大伯的小兒子,小時候被我們稱為“神童”。大伯是村里的一名石匠,經常需要寫寫算算的,那時堂弟才讀小學,常常是大伯這邊才剛說出數字,計算器才剛準備好,堂弟就一毫不差地報出了計算結果,那個心算能力很是讓我們吃了一驚。初中以前成績都一直很好、在我印象中一直挺乖巧的堂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開始變了,變得聽不進大人的話,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小孩子太有主見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好在堂弟雖然離開了課堂,本身具備的能力卻是不凡的。他膽大,敢闖,很有經濟頭腦,從離開課堂后就去了廣州。后來聽別人說也賺了不少錢。時隔很久后的一次相聚是我已在南昌讀大學,堂兄敏劍說少龍來南昌了一起聚聚。那次出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個正在成功的、有為青年的形象:一身筆挺的西裝,黑亮的皮鞋,厚重的公文包。一段時間社會的打磨,堂弟看起來成熟了很多,跟我和堂兄這些長期呆在學校的人完全不一樣了。然而即便如此,親人間的融洽卻絲毫沒有變化。堂弟在南昌做生意呆了挺長時間,那年春節,儀表堂堂的堂弟回到家鄉,引來很多鄉親朋友們爭相想把女兒介紹給他。只是,堂弟天生不是安分的人,他沒有辦法這么早就安定下來。我一直覺得,堂弟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不習慣平凡和安穩,他就像一只風雨中的海燕,非得去搏擊風雨,才肯成長!
第二只“兔子”是表弟繼軍,大姑父大姑的獨生子,我眼中“美男子”的化身,真正的陽光男孩。姑父是個軍人,給表弟取名“繼軍”,據說是有繼續參軍的意思。表弟從小在福建姑父軍營中長大,7歲以前和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偶爾幾次回來據大人們講鬧了不少笑話。初次回家鄉的表弟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然而卻讓聽普通話猶如聽外語的奶奶頭疼不已。那時表弟還很小,說是有一次小便急了,跟奶奶筆畫了半天說“外婆小便、外婆小便”,我們家鄉話管小便只叫“屙尿”,鬧了半天,奶奶硬是沒搞明白表弟要做什么。這個笑話至今還在大人們間流傳。一晃十幾年,表弟從當初的懵懂少年一躍成為一個20多的帥小伙子,承載了姑父姑姑太多的期望和家族的榮耀。表弟雖是獨生子,卻沒有一點大家所見多不怪的獨生子嬌慣的習氣。許是因為姑父多年軍旅生活的原因,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有了更多的自律,不管是禮儀禮貌,還是待人接物方面,都很有風范。我一直認為表弟身上具備很多很多的優點,然而不知是本身的謙恭還是承載的期望太多太大,他常常顯得不是特別自信。有時候,我覺得表弟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偏愛文科,跟死黨在一起話特別多卻并不是那么喜歡熱鬧,想要安穩然而內心總有那么點躁動和不安分,有時很容易相處有時卻愛鉆牛角尖,被別人夸時總是會那么不好意思,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說的那么好,常常想極力去表現自己卻又怕會力不從心。然而,無論如何,這只“小兔子”是至今最讓大人們放心和欣慰的一個。天空無限廣闊,我希望表弟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才情和熱情,在年輕的歲月里,書寫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最后一只“兔子”是弟弟少武,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用很多的筆墨寫到過他。他有1.90的個子,卻是最讓我心疼的一個。我比弟弟大不了多少,所以對他小時候的記憶也不是很深。只在一張合影上看過小時候的弟弟,很胖很胖,乖乖巧巧、憨憨厚厚。初中畢業后,弟弟幾經易學,高一讀了很多次,終不得果。十來歲就出去開始“闖社會”。這些年來,他可謂讓父母操碎了心,也讓我們擔驚受怕許多回。第一次對弟弟感覺到心疼是在有一年的春節,團圓夜。外面,家家戶戶的爆竹聲都響起來了,弟弟這時打來了電話。媽媽接的電話,爸爸、小弟和我圍在話機旁,斷斷續續地知道大約是弟弟當時快身無分文了,又不愿到大姐那去。當時還有很多其他情況,總之,在全中國每家每戶都在喜慶團圓的時候,我們家的那只小兔子在遙遠的家鄉,非常的落寞。我那時還是一個乖乖坐在課堂的學生,一點也沒有體會過社會上的艱辛,但是在那一刻,我卻深刻地感覺到了無限的悲涼,仿佛那個身無分文流落在他鄉的人不是弟弟而是我一樣。現在我也步入社會,很多時候努力的動力不只是回報辛苦了一輩子的爸媽,更多地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能力去照顧弟弟,履行那從未盡過的姐姐的義務。
云散是我的小弟,在我們這代中排行第七,因為我整整比小弟大了5歲,所以對小弟兒時的記憶比較多。小時候的弟弟多病,三天倆頭上醫院,讓父母擔心比操心多。那時候,隔壁有個和我同齡的女孩,而那女孩也有個與弟弟同齡的妹妹,于是,我們倆常常是我帶著弟弟她帶著妹妹一起玩耍。小時候的弟弟很乖很乖,我雖然比他大了整5歲,畢竟也還是個小孩子,免不了貪玩。好在弟弟很聽話,只要告訴他讓他別亂跑,我就是去瘋一個下午回來,他還是紋絲不動地呆在原地,從來不讓人操心。然而也許也正因為如此,印象中小弟從小到大除了生病,其他時間受到的照顧和關注都比較少。在大家庭中,大人們往往會忽視比較聽話的孩子,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好好長大。所以,至今為此,我們都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小弟一反常態,變成一個讓我們都無法理解的小孩的。現在的小弟,寡言少語,不愛和人接觸,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是喜怒哀樂,從來不跟別人傾訴。很多時候,我很想嘗試著去和弟弟溝通,我希望自己可以了解弟弟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在想什么,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做為家人,我們可以為他做些什么。然而,談話往往會在開始嚴肅的時候被弟弟無情打斷,他好像很不能忍受別人提供的意見和看法,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依舊繼續他平平靜靜、波瀾不驚的青春年華。
堂妹夢飛和堂弟夢磊是倆姐弟,叔叔嬸嬸的小孩。我常覺得他們倆真是天地神奇的造化,他們似乎吸取了父母一切的精華并將其無限放大,在放大的同時又像PS處理圖像一樣去除雜質只留純凈,同時又像賭氣一樣把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全部翻轉過來,漂亮的真是不像話。倆人都有大大黑亮的眼睛,女孩子長著是標準的瓜子臉,天生的卷卷發,小小年紀高高個子,羨煞他人;男孩雖然還小,卻也是初現潘安的風度,長大后一定也差不了。小時候堂妹堂弟都很聽我的話,以往每次回家老遠就喊著“姐姐”不停,然而最近兩年來,許是他們也長大了,許是我也常年不在家,感覺親情似乎疏遠了那么一些了。無論如何,希望倆姐弟要一起努力,長大后好好回報苦了一輩子的叔叔和嬸嬸。
我們這代中還有兩個“開心果”,他們就是小姑父小姑的寶貝:大兒子文遠,小兒子文敏。說起這倆兄弟,那可不得了。因為從小在廣東長大,跟隨父母走南闖北的,膽子比一般同齡孩子都大,又不欺生,所以深得大家喜愛。
文遠和我一樣,也屬牛,比我整整小了一輪。小時候因為毛病多,拜了我爸媽為干爸干媽,說是兒女多的人家福氣多。所以他從小就不喊舅舅舅媽,而跟我們一樣,叫“爸爸、媽媽”,于是和我們一家就更是親近。以往只要我們家大門一開,他必定按時“登門拜訪”,“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地喊得震天,把我們一個個樂得臉上開花。文遠和我特別親,小一些的時候,常常在我家伴著我玩到很晚,天黑后又必須得讓我送他回家。現在雖然我常年不在家,然而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出現在他面前,他必定興奮著大叫“姐姐”,還要和我來一個親密擁抱不可。
和文遠相比,文敏那可名副其實的是個搗蛋鬼和機靈鬼。六歲不到,卻常常語出驚人,一派成年人的口吻。這次學前班年前考試,小搗蛋沒有拿到獎狀,回家后跟姑姑說了一句話,硬是把他媽媽給逗笑了,他把成績單放在姑姑面前,一本正經地說:老媽,對不起,沒有拿到獎!讓想趁機教育教育小孩一番的姑姑只好作罷。然而,他可以原諒自己的“失誤”,卻容不得別人的“過錯”,常常板著臉“教訓”愛打打牌的姑父不準賭博,“數落數落”他媽媽的偶爾“懶惰”。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最大的26,最小的才6歲。年齡跨越20年,卻隔不斷濃濃的血脈親情!今年春節,和大姑說起全家族一起團圓的事,真盼望就在明年,我的兄弟姐妹們能圍坐在一起,手拉著手,說說我們的從前,現在和未來!
奶奶一生共育兒女5個,5個兒女又前前后后拉扯大我們堂兄堂姐、表哥表弟們這一代共11人!那時候,在我們家鄉,每到新年家家戶戶神位上貼的都是“金玉滿堂”四個大字,我就想,我們家其實應該寫上“兒孫滿堂”才是,因為大人們的期望是我們這一代勝似金玉,正因為有了我們這一代,“熊氏”家族的生活才有了更多精彩、更多滋味!
在眾多兄弟姐妹中,堂兄敏劍排行第一。他是大伯的長子奶奶的長孫,也是我們家族的驕傲——堂堂醫學院的碩士生。其實我們驕傲的不只因為他是我們家族乃至我們村學歷最高的人,還有他對學業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與堂兄有三年的“共學”經歷。初中時,他讀初三我讀初一。后來堂兄因為英語成績不太好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而復讀了一年,并于第二年考進市重點高中二中攻讀理科。在堂兄讀高二的時候我也進了同一所學校讀高一,于是又有了兩年的“共學”經歷,只是我讀了自己偏愛的文科。與堂兄共學的三年中,有幾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堂兄一直英語成績就不太理想,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管怎么用功都沒有起色”,然而數理化卻是天生的強項。而我英語等科目就算絲毫不復習不努力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可恨的是數理化真是不敢恭維,于是就記得那次從大姑家回學校路上和堂兄的談話,他一個勁問我說該怎么學英語而我反問他怎么學數理化。最后的結果是我們認為是男生英語天生就是“攔路虎”,而女孩子邏輯能力本該就不強。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時大姑父已在市供電局上班并剛搬進新房子,于是,每到節假日姑姑就會叫我們一起過去過節。那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堂兄相約一起到姑姑家去。那時我已經長成大姑娘了,165CM的個子在高中女生中很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堂兄也就時那時突然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我清楚地記得他那天用手拍了拍我的頭,說“長大了,比我都高了”。那一刻的我好像突然回到很小很小的時候,可以擁有哥哥姐姐們疼愛的年齡。那天的天很高,陽光很明媚,而我心里是那么驕傲地想:有個哥哥真好啊!
大姐晶晶。從小到大,姐姐一直是我不肯承認的崇拜的對象,因為爸媽那時極力將她樹立為我們后面三個的楷模。那時我真的是對大姐佩服得五體投地卻又深感壓力。因為她無論做什么,都是名列前茅、出類拔萃的。從小學到初中,她一直是老師眼中的驕子。初中填報志愿時,爸媽因為考慮到后面還有三個小孩,姐要是繼續升高中讀大學的話,依我們家那時的經濟條件,后面幾個就得有人面臨失學。姐于是做了犧牲,填報了中師。記得那時姐的英語老師還跑到我們家好幾次,指責我爸媽浪費了一個重點大學準大學生。然而即使是這樣,姐依然是出色的。中考結束后,姐以614的高分考取中師并每年獲得學校的優秀學生獎學金,而且,在第三年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師提前畢業。那年,爸幫姐把在學校的東西都拿回了家,于是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翻看姐的東西。尤其是那本《畢業留言冊》,上面有很多老師的題字和同學的留言,我看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優秀”、“女強人”。而讓我震撼的是,留言冊扉頁上印有所有那一屆畢業的學生參加全國性競賽的記錄,在那上面我找到這樣一行字:熊晶晶,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從農村剛到城市讀高一的中學生,“全國”這樣的字眼想都沒有想過。就是從那時起,姐在我心中的威信開始如芝麻開花般節節高升。如今的姐姐,在競爭激烈的深圳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開辦起廠子來了。家鄉的每一個人在說到我們家時都會夸她說真有出息、真是個女強人吶。每當這個時候,我不知為何總想起姐初中畢業那時的班級合影,照片上的姐瘦瘦的,臉色有點蒼白,盡顯秀氣。現在,每當過年我們這一代兄弟姐妹們齊聚一堂的時候,常常是姐缺席。在遠離親人的深圳,不知姐除了事業,生活上過得好不好?
我們這一代中我排行老三,在我家排行第二。家鄉有句俗語說“憨老大,乖老二,刁老三”,按在家里的排名,這句話似乎有那么點道理了。從小到大,在親人朋友的眼中,我就扮演著那乖乖女的角色,平凡平靜得波瀾不驚。小時候和姐姐一起到河邊洗衣服,姐姐就老“欺負”我,洗完后把滿桶濕濕的衣服一放,她自己悠哉游哉地回家去了,留下我乖乖地費力地把衣服拖回家。老大的“欺負”也就罷了,連弟弟們都敢戲弄我。和弟弟們打架,他們老是揪著我的頭發不放,而我總是在千方百計逃出“魔爪”后還會“狠狠”地說:不是因為你是我弟弟,不是因為你小,我肯定揍死你!然后繼續日復一日地忍受弟弟們的“強權政治”并堅決奉行毛主席老人家說過的對同志要春天般溫暖的政策。
在我們家族中,有三只“小兔子”曾經并一直是我們最大的期望:堂弟少龍、表弟繼軍和弟弟少武。他們三個都是87年出生,時隔盡12年后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堂弟少龍是大伯的小兒子,小時候被我們稱為“神童”。大伯是村里的一名石匠,經常需要寫寫算算的,那時堂弟才讀小學,常常是大伯這邊才剛說出數字,計算器才剛準備好,堂弟就一毫不差地報出了計算結果,那個心算能力很是讓我們吃了一驚。初中以前成績都一直很好、在我印象中一直挺乖巧的堂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開始變了,變得聽不進大人的話,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小孩子太有主見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好在堂弟雖然離開了課堂,本身具備的能力卻是不凡的。他膽大,敢闖,很有經濟頭腦,從離開課堂后就去了廣州。后來聽別人說也賺了不少錢。時隔很久后的一次相聚是我已在南昌讀大學,堂兄敏劍說少龍來南昌了一起聚聚。那次出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個正在成功的、有為青年的形象:一身筆挺的西裝,黑亮的皮鞋,厚重的公文包。一段時間社會的打磨,堂弟看起來成熟了很多,跟我和堂兄這些長期呆在學校的人完全不一樣了。然而即便如此,親人間的融洽卻絲毫沒有變化。堂弟在南昌做生意呆了挺長時間,那年春節,儀表堂堂的堂弟回到家鄉,引來很多鄉親朋友們爭相想把女兒介紹給他。只是,堂弟天生不是安分的人,他沒有辦法這么早就安定下來。我一直覺得,堂弟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不習慣平凡和安穩,他就像一只風雨中的海燕,非得去搏擊風雨,才肯成長!
第二只“兔子”是表弟繼軍,大姑父大姑的獨生子,我眼中“美男子”的化身,真正的陽光男孩。姑父是個軍人,給表弟取名“繼軍”,據說是有繼續參軍的意思。表弟從小在福建姑父軍營中長大,7歲以前和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偶爾幾次回來據大人們講鬧了不少笑話。初次回家鄉的表弟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然而卻讓聽普通話猶如聽外語的奶奶頭疼不已。那時表弟還很小,說是有一次小便急了,跟奶奶筆畫了半天說“外婆小便、外婆小便”,我們家鄉話管小便只叫“屙尿”,鬧了半天,奶奶硬是沒搞明白表弟要做什么。這個笑話至今還在大人們間流傳。一晃十幾年,表弟從當初的懵懂少年一躍成為一個20多的帥小伙子,承載了姑父姑姑太多的期望和家族的榮耀。表弟雖是獨生子,卻沒有一點大家所見多不怪的獨生子嬌慣的習氣。許是因為姑父多年軍旅生活的原因,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有了更多的自律,不管是禮儀禮貌,還是待人接物方面,都很有風范。我一直認為表弟身上具備很多很多的優點,然而不知是本身的謙恭還是承載的期望太多太大,他常常顯得不是特別自信。有時候,我覺得表弟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偏愛文科,跟死黨在一起話特別多卻并不是那么喜歡熱鬧,想要安穩然而內心總有那么點躁動和不安分,有時很容易相處有時卻愛鉆牛角尖,被別人夸時總是會那么不好意思,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說的那么好,常常想極力去表現自己卻又怕會力不從心。然而,無論如何,這只“小兔子”是至今最讓大人們放心和欣慰的一個。天空無限廣闊,我希望表弟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才情和熱情,在年輕的歲月里,書寫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最后一只“兔子”是弟弟少武,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用很多的筆墨寫到過他。他有1.90的個子,卻是最讓我心疼的一個。我比弟弟大不了多少,所以對他小時候的記憶也不是很深。只在一張合影上看過小時候的弟弟,很胖很胖,乖乖巧巧、憨憨厚厚。初中畢業后,弟弟幾經易學,高一讀了很多次,終不得果。十來歲就出去開始“闖社會”。這些年來,他可謂讓父母操碎了心,也讓我們擔驚受怕許多回。第一次對弟弟感覺到心疼是在有一年的春節,團圓夜。外面,家家戶戶的爆竹聲都響起來了,弟弟這時打來了電話。媽媽接的電話,爸爸、小弟和我圍在話機旁,斷斷續續地知道大約是弟弟當時快身無分文了,又不愿到大姐那去。當時還有很多其他情況,總之,在全中國每家每戶都在喜慶團圓的時候,我們家的那只小兔子在遙遠的家鄉,非常的落寞。我那時還是一個乖乖坐在課堂的學生,一點也沒有體會過社會上的艱辛,但是在那一刻,我卻深刻地感覺到了無限的悲涼,仿佛那個身無分文流落在他鄉的人不是弟弟而是我一樣。現在我也步入社會,很多時候努力的動力不只是回報辛苦了一輩子的爸媽,更多地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能力去照顧弟弟,履行那從未盡過的姐姐的義務。
云散是我的小弟,在我們這代中排行第七,因為我整整比小弟大了5歲,所以對小弟兒時的記憶比較多。小時候的弟弟多病,三天倆頭上醫院,讓父母擔心比操心多。那時候,隔壁有個和我同齡的女孩,而那女孩也有個與弟弟同齡的妹妹,于是,我們倆常常是我帶著弟弟她帶著妹妹一起玩耍。小時候的弟弟很乖很乖,我雖然比他大了整5歲,畢竟也還是個小孩子,免不了貪玩。好在弟弟很聽話,只要告訴他讓他別亂跑,我就是去瘋一個下午回來,他還是紋絲不動地呆在原地,從來不讓人操心。然而也許也正因為如此,印象中小弟從小到大除了生病,其他時間受到的照顧和關注都比較少。在大家庭中,大人們往往會忽視比較聽話的孩子,認為他們自己可以好好長大。所以,至今為此,我們都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小弟一反常態,變成一個讓我們都無法理解的小孩的。現在的小弟,寡言少語,不愛和人接觸,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是喜怒哀樂,從來不跟別人傾訴。很多時候,我很想嘗試著去和弟弟溝通,我希望自己可以了解弟弟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在想什么,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做為家人,我們可以為他做些什么。然而,談話往往會在開始嚴肅的時候被弟弟無情打斷,他好像很不能忍受別人提供的意見和看法,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依舊繼續他平平靜靜、波瀾不驚的青春年華。
堂妹夢飛和堂弟夢磊是倆姐弟,叔叔嬸嬸的小孩。我常覺得他們倆真是天地神奇的造化,他們似乎吸取了父母一切的精華并將其無限放大,在放大的同時又像PS處理圖像一樣去除雜質只留純凈,同時又像賭氣一樣把父母身上不好的地方全部翻轉過來,漂亮的真是不像話。倆人都有大大黑亮的眼睛,女孩子長著是標準的瓜子臉,天生的卷卷發,小小年紀高高個子,羨煞他人;男孩雖然還小,卻也是初現潘安的風度,長大后一定也差不了。小時候堂妹堂弟都很聽我的話,以往每次回家老遠就喊著“姐姐”不停,然而最近兩年來,許是他們也長大了,許是我也常年不在家,感覺親情似乎疏遠了那么一些了。無論如何,希望倆姐弟要一起努力,長大后好好回報苦了一輩子的叔叔和嬸嬸。
我們這代中還有兩個“開心果”,他們就是小姑父小姑的寶貝:大兒子文遠,小兒子文敏。說起這倆兄弟,那可不得了。因為從小在廣東長大,跟隨父母走南闖北的,膽子比一般同齡孩子都大,又不欺生,所以深得大家喜愛。
文遠和我一樣,也屬牛,比我整整小了一輪。小時候因為毛病多,拜了我爸媽為干爸干媽,說是兒女多的人家福氣多。所以他從小就不喊舅舅舅媽,而跟我們一樣,叫“爸爸、媽媽”,于是和我們一家就更是親近。以往只要我們家大門一開,他必定按時“登門拜訪”,“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地喊得震天,把我們一個個樂得臉上開花。文遠和我特別親,小一些的時候,常常在我家伴著我玩到很晚,天黑后又必須得讓我送他回家。現在雖然我常年不在家,然而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出現在他面前,他必定興奮著大叫“姐姐”,還要和我來一個親密擁抱不可。
和文遠相比,文敏那可名副其實的是個搗蛋鬼和機靈鬼。六歲不到,卻常常語出驚人,一派成年人的口吻。這次學前班年前考試,小搗蛋沒有拿到獎狀,回家后跟姑姑說了一句話,硬是把他媽媽給逗笑了,他把成績單放在姑姑面前,一本正經地說:老媽,對不起,沒有拿到獎!讓想趁機教育教育小孩一番的姑姑只好作罷。然而,他可以原諒自己的“失誤”,卻容不得別人的“過錯”,常常板著臉“教訓”愛打打牌的姑父不準賭博,“數落數落”他媽媽的偶爾“懶惰”。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最大的26,最小的才6歲。年齡跨越20年,卻隔不斷濃濃的血脈親情!今年春節,和大姑說起全家族一起團圓的事,真盼望就在明年,我的兄弟姐妹們能圍坐在一起,手拉著手,說說我們的從前,現在和未來!
- 上一篇: 愛情面前,你敢當薛寶釵嗎?
- 下一篇: 就這樣寂寞地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