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網絡元素為中秋佳節添彩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18-10-07 點擊:150次
今年中秋節與教師節相近,商機難得,商家們提前打起了促銷戰。綜觀而言,實體店的商家們各種促銷活動“震耳欲聾”,網上商城的各色產品同樣琳瑯滿目。網購月餅、中秋禮品DIY、教師節溫情促銷、線上旅游……時尚元素注入傳統佳節,消費市場再掀新潮流。
據媒體報道,近期月餅、大閘蟹等節日必備的美食類商品在淘寶銷售量大幅增長。同時,雙節的即將到來,也催熱了旅游市場:一些旅行社推出新形式,開發中秋在線旅游市場,受到消費者熱捧。3C廠商也不甘示弱,針對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特惠與降價促銷活動此起彼伏。新消費潮裝點傳統節日,這種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讓今年的假日市場顯得格外不同。
雙節引爆消費者購物熱情
中秋節臨近教師節,消費者購物熱情如潮涌。對于商家而言,節假日歷來是必爭之地,更何況雙節相遇,勢必引爆消費市場,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于是,消費者熱情高漲,籌備佳節;商家們各出奇招,爭寵消費者,一場消費大戰的號角已經吹響。
在教師節與中秋節來臨之際,各大網站正上演著一輪“搶貨風潮”,莘莘學子們開始加緊自己的“淘貨”計劃。而面對實體店秋裝款式“老套”,部分消費者也開始在網上大“淘”秋裝。更為瘋狂的是,在“金九銀十”的結婚旺季,部分網購達人甚至 “玩”起了“淘金潮”,在網上購買千足金飾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團購中秋禮品成為一種時尚。早在8月上旬,各大網站與團購平臺就積極上架中秋嘉禮,搶占節日市場。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兩年來,通過團購網站進行的中秋檔禮品銷售已占到整個中秋消費市場的三分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絡上購置中秋禮品,主要看中的還是其方便快捷與價格實惠。對于中秋節必不可少的月餅,更有許多年輕人選擇了在網上購買原料和模具來DIY。
在線旅游市場也異;馃。究其原因,今年中秋佳節與教師節相連,形成了一個難得的“雙節小黃金周”,而且出游價格與往常持平,又較之后的國慶黃金周便宜許多。從途牛、攜程等幾大在線旅游預訂機構的監測數據來看,雙節相連、性價比高、天氣涼爽等有利因素,激發了不少游客出游的興致。
同時,電子產品消費市場更是熱鬧非凡,不少商家都推出了相應的促銷活動。據悉,迪信通四川分公司從9月1日起啟動手機中秋特惠系列促銷活動,包括名牌手機72小時低價搶購、感恩教師節購機優惠、0元購機、功能手機清倉搶購等多項優惠措施。
時尚元素為傳統佳節添彩
不難看出,今年的中秋節與教師節,除了濃郁的傳統節日氣氛外,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種推陳出新的活動以及網購的加入。各種時尚元素與傳統佳節的混搭,讓佳節增添了一種韻味。
聽聽消費者怎么說。網友thanxgee表示:“學校雖然會為老師組織教師節的相關活動,但老師的工作確實挺辛苦,我想在網上買禮物送給老師,最終發現團購網站上的禮物不僅價格比較低,并且種類也不少。”這是迎接教師節的學生心聲。“傳統月餅真吃膩了,自己做的月餅既好看又好吃,多有意思。”近日,剛取到快遞來的月餅原料的彭女士開心地表示。她還稱,在其宣傳下,身邊很多朋友也都開始選擇網購月餅原料和模具,DIY自己喜歡的月餅。這是網購中秋月餅的消費者的肺腑之言。
對于商家而言,網上營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戰場。臨近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各商家更是打起了網絡營銷牌:有的商超與專業購物網站聯手,推出網絡團購服務;有的大型購物中心甚至自己設立了團購網站,形成了十分激烈的迎節營銷戰。以淘寶為例,八月以來,淘寶網上每天賣出約10000張月餅券,2000張大閘蟹券。此外,淘寶網還專門制作了“團圓中秋,8小時閃電到貨”的專題活動,以應季的月餅、大閘蟹等為主推商品,涵蓋傳統節日的各種美食特產;同時,針對杭州地區用戶,其許諾在8小時之內送貨到家。
層層監管打造良好消費環境
盡管網購等形式讓傳統節日變得更加現代、時尚,但問題也同樣存在。
以團購月餅為例,據報道,市民余先生日前在購物網站上以每盒38元的價格,買了兩盒原價為78元的滬上某品牌月餅,寄回江蘇老家孝敬父母。然而貨到之后,父母來電表示,拿到手的月餅根本不是余先生所說的品牌。余先生說:“我聯系賣家,對方不認錯,還解釋說自己只是在介紹月餅時用了某品牌的圖片,并沒有明確說月餅就是該品牌的。”最后,不想為了幾十元耗費精力、輾轉投訴的余先生,只得自認倒霉。
團購月餅上當的例子只是網購安全諸多問題的一個縮影。相關專家建議,網購時一定要謹慎,最好選擇實名注冊并經過認證的店鋪。一般來說,經營性的網站應該會有工商部門頒發的電子營業執照,這可在網站的底部點擊查詢,如果沒有發現的話一定要謹慎購買。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后要保留好有關的證據,涉及宣傳的材料可以通過截圖等方式保存下來,一旦發現廣告宣傳與實際不符,可向有關部門投訴。
如此看來,互聯網這一消費平臺在為消費者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煩惱。在佳節來臨之際,更是有一些黑心商家借機斂財,布下陷阱等消費者上鉤。因此,網上消費市場的秩序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與規范。當然,消費者個人在網上淘實惠的過程中,也要多長個心眼兒,別讓網購的煩惱破壞了過節的雅興。
- 上一篇: 網絡熱詞:迎新潮語
- 下一篇: 未來電腦病毒可控制人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