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進階技巧指導i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 時間:2023-08-21 點擊:次
機械蜈蚣微操
機械蜈蚣是凱恩之怒中添加到所有Scrin陣營的新3級兵種。這個蜈蚣型的單位開始時只有一個沒有武裝的“頭”,為了讓它變的有效,玩家必須購買肢節(每個價值100元)。每個蜈蚣總共可以有8個肢節。
肢節分析
破片肢節(默認熱鍵——ctrl+A)——反步兵
毒素肢節(默認熱鍵——ctrl+S)——反建筑,治療Scrin單位
飛盤肢節(默認熱鍵——ctrl+D)——防空
粉碎者肢節(默認熱鍵——ctrl+F)——反車輛
這些是EA官方對每一項升級的解釋。同往常一樣,EA官方的解釋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一個單位在現實對戰中的強弱。(譯者:哈哈。。)。為了說明為什么粉碎者肢節要比其他肢節有效得多,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最適合使用機械蜈蚣的環境。
機械蜈蚣是重要的打帶跑+基地坦克騷擾單位。除非用它們作為側翼攻擊敵人的小型部隊,它們對于防御攻擊來說是沒有效率的。這是因為機械蜈蚣在大型集中炮火下很容易死掉,它必須從攻擊者的射程下逃開以避免死亡。機械蜈蚣最擅長攻擊固定目標(建筑)或是那些攻擊范圍小有跑得慢的車輛。
因此適合這種環境的完美肢節是粉碎者肢節,它是對抗建筑和車輛的最強升級,同時也可以比毒素肢節更快鎖定目標。由于步兵自身緩慢的移動速度,它們對于機械蜈蚣不在話下,破片肢節那小小的反步兵改進可以忽略。
這并不是說只使用粉碎者肢節,因為機械蜈蚣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適應任何情況,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如果攻擊基地的時候,突然遭遇了空軍,不要慌,在你損失了肢節后,立刻升級有效防空的飛盤肢節就好了。
微操技巧
在攻擊前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蜈蚣們處于攻擊狀態。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移動中攻擊任何單位和建筑。
保護頭部——如果機械蜈蚣的頭被干掉了,整個單位就死了。頭部是機械蜈蚣的中樞神經系統,必須讓它盡可能躲開敵人的攻擊。移動命令是下達給頭部的,所以一旦機械蜈蚣接到移動指令,頭部會先移動。利用這個作為優勢——所有你需要做的是移動頭部躲避危險,后面的肢節會跟著吸收大部分傷害(同時反擊)而頭部會免于受害。
“放風箏”——一個沒有經驗的玩家通常會讓車輛追著機械蜈蚣打。這將給你提供很大的機會無傷亡的消滅它們。簡單的讓蜈蚣們遠離它們,保持頭部盡量遠離戰場的同時其他肢節還在攻擊范圍之內。那些車輛會受到后面肢節的嚴重傷害,卻不能接近頭部。
視線阻擋——KW中大量的單位都是不能越過(穿過)建筑射擊的。在你攻擊建筑的同時,總是保持一個建筑在頭部和敵人之間。記住永遠不要停下來,因為你將很快干掉那個建筑,而讓你的蜈蚣再次陷入危險。
“偷閑”升級——機械蜈蚣需要你的大量關注;事實上你在攻擊基地和躲避敵人時很少有機會做別的事情。為了讓事情簡單些,把機械蜈蚣們編成一隊,用熱鍵來升級肢節。使用熱鍵,你可以在有肢節死掉的時候立刻升級它們,這在你想混用肢節的時候尤其有幫助。記住,你的機械蜈蚣的肢節越少,它的攻擊范圍也越小(因此更脆弱)。這個技巧也可以讓你的鼠標可以更自如的控制它的移動。
聚集空軍——由于機械蜈蚣的速度,當的人的毒液或錘頭追趕的時候,空軍單位會聚成一團,這樣一組防空肢節的彈幕攻擊會立刻干掉大群的空軍。為了確保這個效果,要引導機械蜈蚣遠離敵空軍,以便他們在追趕的時候聚成一團。
結論
不要期望機械蜈蚣可以解決你面臨的每個問題。它們永遠也不能被用來抵抗大部隊或者擁有集中高火力傷害的單位,比如圣靈。同時,機械蜈蚣非常適合拆建筑,它們擁有的兩方面特點是速度和靈活性總是最有用的。
- 上一篇: 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的黃昏 單位檔案:獵手坦
- 下一篇: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進階技巧指導ii
相關閱讀
更多資訊
-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進階技巧指導ii
-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進階技巧指導iii
-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進階技巧指導iv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世界編輯器使用教程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地圖編輯器最新安裝辦法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旭日帝國資料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單位建筑解析--蘇軍部分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單位建筑解析--盟軍部分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起義時刻 蘇聯鐵錘變身一覽
- 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的黃昏 藝術圖若干
- 湯姆克蘭西的鷹擊長空 武器組合第一波
- 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爭 dvd9to2dvd5簡單實用通用辦法
- 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的黃昏 的新截圖和單位分析
- 湯姆克蘭西的鷹擊長空 解決不能創建用戶的辦法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生死之戰(火箭天使)挑戰,日本9分鐘過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mod 初級教程翻譯
- 湯姆克蘭西的鷹擊長空 兩種倒車視頻教程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如何去除恐怖機器人?
- 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3 幾個mod預覽
-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 通關心得